我國是出生缺陷和殘疾高發國家,每年的出生缺陷兒數量約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據衛生部發布的《中國出生缺陷防治報告(2012)》顯示,我國出生缺陷發生率約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數約90萬例,出生缺陷在全國嬰兒死因中的構成比順位由2000年的第4位上升至2011年的第2位,達到19.1%。每年約有20萬至30多萬肉眼可見的先天性畸形兒出生,加上出生后數月和數年才顯現出來的缺陷,先天殘疾兒童每年出生高達80萬至120萬,約占每年出生人口總數的4%--6%。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兒出生,全國累計有近3000萬個家庭曾生育過出生缺陷和先天殘疾兒,占全國家庭總數的1/10。其中約有22萬例先天性心臟病,10萬例神經管畸形,5萬例唇腭裂及3萬例先天愚型。出生缺陷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出生人口質量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現階段,我國的人口政策已經從控制人口數量向提高人口素質方向轉變,鑒于出生缺陷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出生人口素質的關鍵問題之一,因此出生缺陷二級預防成為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做好產前篩查對降低新生兒出生缺陷的發生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超聲檢查是我國出生缺陷干預二級預防中的重要一環,隨著超聲儀器的不斷發展和超聲篩查技術的不斷提高,能及時發現結構異常,準確地診斷胎兒畸形,已成為產前檢查的首選方法,具有無創性操作,重復性好等優點,可觀察各個孕期胎兒形態及結構改變,對臨床具有重要價值, 在出生缺陷二級預防及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什么是系統產前超聲檢查? 使用超聲二、三維軟件以篩查胎兒畸形為目的進行全面的、系統的超聲檢查。主要觀察胎兒器官、臟器及肢體的形態結構。具體內容包括胎兒頭部、顏面部、頸部、脊柱、胸、腹部、四肢等。 系統產前超聲檢查可以做什么? 衛生部規定篩查的六大畸形:無腦兒、開放性脊柱裂、致死性軟骨發育不全、腦膨出、胸腹壁缺損內臟外翻和單腔心。 常見的畸形還有顏面部畸形和肢體畸形等。 系統產前超聲檢查時間: 孕18-24周 什么人需要進行系統產前超聲檢查? 建議所有孕期婦女都應該進行系統產前超聲檢查。 高危產婦:必須進行系統產前超聲檢查,包括以下幾類人群 一、妊娠早期接觸過致畸物質的孕婦: 妊娠早期曾用過某些對胎兒有影響的藥物、有過病毒性感染、接觸過放射線等對胎兒有致畸作用的物質的孕婦。 二、患有以下疾病的孕婦: 患有原發性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腎臟病、肝炎、貧血、血液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的孕婦。 三、有過不良孕產史的孕婦: 如有過流產、早產、死產及新生兒死亡經歷的孕婦;分娩過巨大兒及低體重兒、先天性畸形兒的孕婦; 四、大齡或低齡的孕婦: 即35歲以上或18歲以下的產婦。